由 周璟豪 执导,陈正道监( jiān)制,张子枫领衔主演,丁湘( xiāng)源主演,马伊琍特别领衔( xián)主演的影片 《花漾少女杀( shā)人事件》 于本周全国上映( yìng)。本片曾入围了第78届戛纳( nà)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单( dān)元。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定( dìng)在冰冷华丽的花样滑冰( bīng)世界。导演周璟豪坦言,选( xuǎn)择这项运动,是被其“又残( cán)酷又美”的特质所吸引——高( gāo)速旋转、刀尖起舞的视觉( jué)冲击下,潜藏着巨大的戏( xì)剧冲突与类型片潜力。我( wǒ)们跟随主人公江宁(张子( zi)枫 饰),一位被天赋与母亲( qīn)(马伊琍 饰)的沉重期望所( suǒ)裹挟的年轻花滑选手,一( yī)步步滑入由竞争压力、心( xīn)理挣扎与复杂母女情共( gòng)同编织的漩涡。电影开篇( piān)即是一场极具冲击力的( de)血腥场面,如同命运的冰( bīng)冷预告,为后续江宁滑向( xiàng)深渊的过程蒙上了一层( céng)宿命感。
《花漾少女杀人事( shì)件》在华语类型片领域无( wú)疑是一次颇具野心的尝( cháng)试。它巧妙地借用了心理( lǐ)惊悚+悬疑类型的骨架,却( què)并未止步于制造简单的( de)类型叙事。周璟豪导演将( jiāng)重点放在了视听氛围的( de)营造和对人物内心世界( jiè)的深度挖掘。导演巧妙地( dì)通过时间线的铺陈,让观( guān)众逐渐理解这对东亚母( mǔ)女关系的演变——从前期严( yán)苛训练时的剑拔弩张,到( dào)故事发展中母亲形象的( de)多面展现,直至最后在极( jí)端事件后意外流露的温( wēn)情。这种随着剧情推进而( ér)层层递进的情感刻画,展( zhǎn)现了导演对复杂母女关( guān)系的深刻洞察。摄影师余( yú)静萍的掌镜下,冰场的剔( tī)透与人际关系的压抑窒( zhì)息形成强烈对比。大量手( shǒu)持近景镜头让观众能沉( chén)浸式地体验她的孤独、焦( jiāo)虑与濒临崩溃的精神状( zhuàng)态。张子枫在片中展现了( le)令人惊喜的演技突破,一( yī)个轻描淡写的微笑、一次( cì)麻木的凝视,或是瞬间爆( bào)发的歇斯底里,都精准传( chuán)递出角色内心的汹涌暗( àn)流。
我们在影片上映前采( cǎi)访到了导演周璟豪,这位( wèi)拥有哈佛名校光环、曾在( zài)硅谷工作的年轻人,最终( zhōng)选择了电影创作这条荆( jīng)棘之路。他在采访中谈及( jí)了自己转向电影的原因( yīn),也提到了自己对于类型( xíng)片的想法,以及与各位主( zhǔ)创不同的相处方式。

深( shēn)焦:您是哈佛大学计算机( jī)系毕业,又去了硅谷工作( zuò)过一段时间,为什么最后( hòu)会选择进入电影行业?
周( zhōu)璟豪: 主要是因为喜欢。我( wǒ)虽然不是超级影迷,但也( yě)喜欢电影。加上大学期间( jiān)我上了一些选修课,比如( rú)纪录片课,还有一节戏剧( jù)导演的课,我都挺喜欢的( de),我们学校如果不是主修( xiū)剧情电影,是不能上剧情( qíng)片课的,所以也有点遗憾( hàn)。但对于电影行业当时也( yě)不敢多想,毕业后就先工( gōng)作了一段时间。后来觉得( dé)不是特别喜欢,就想说那( nà)干脆还是试试电影。
深焦( jiāo):您记忆中最早什么时候( hòu)开始对电影感兴趣的?
周( zhōu)璟豪: 接近大学的时候,没( méi)有那么早。很多导演可能( néng)从小就沉浸在电影中,但( dàn)我不是。可能高中后期、大( dà)学开始看电影变多了,才( cái)慢慢对影像感兴趣。

深焦:有哪部电影或者( zhě)某个时刻让您决定想做( zuò)导演,想去拍电影?
周璟豪( háo): 倒没有特别明确的电影( yǐng)。我看电影的体验比较丰( fēng)富,有时候也会看一些短( duǎn)片。我已经记不清在哪里( lǐ)看到的了,但各种短片的( de)结构和导演的巧思让我( wǒ)觉得影像这件事情很有( yǒu)意思。再后来上课,那些课( kè)是需要动手的,比如纪录( lù)片课需要去拍摄、戏剧导( dǎo)演课要组织同学排戏。这( zhè)些实践让我觉得很有意( yì)思,也慢慢有了做电影的( de)想法。
深焦:之前您是学计( jì)算机的,会觉得有什么理( lǐ)科的思维能用到电影里( lǐ)吗?
周璟豪: 很多人会这么( me)说,比如是不是结构思维( wéi)更强,我自己确实也会更( gèng)注重结构,但有时也会被( bèi)困于逻辑之中。但这是不( bù)是理科背景带来的我不( bù)确定。有些学文科的人也( yě)会这样。所以这个背景对( duì)我有没有帮助,我不好说( shuō)。
但我至少发现了一点,理( lǐ)科思维里有哪些是有局( jú)限的。比如做程序员的时( shí)候,你会把一个问题拆分( fēn)成小步骤,然后按部就班( bān)地解决。但创作不是这样( yàng),它当然也是一点点打磨( mó),但打磨过程不一定是有( yǒu)章可循的,它有很多不确( què)定性和开放性。你卡住的( de)时候,有时并不是能拆成( chéng)12345就能解决问题。

深焦:写剧( jù)本的时候您会觉得煎熬( áo)吗?
周璟豪: 肯定是一个波( bō)浪状的过程。煎熬、焦虑,有( yǒu)时候想到一个点子会很( hěn)兴奋,但第二天又觉得这( zhè)个点子一般,然后推翻再( zài)写。有时候写出一稿觉得( dé)还不错,给别人看反馈又( yòu)很一般。创作过程就是这( zhè)样,像过山车一样,有很煎( jiān)熬的时候,也有很开心的( de)时候。
深焦:关于这个故事( shì)最开始的灵感,您是怎么( me)想到要拍这样的题材?
周( zhōu)璟豪: 我自己很喜欢体育( yù)运动,所以最开始构思的( de)时候在想电影里要不要( yào)加入一些运动元素,这样( yàng)影像上会比较有表现力( lì)。在运动项目里,我觉得花( huā)样滑冰很特别——它又残酷( kù)又美,有戏剧冲突。加上冰( bīng)刀这个元素,让我看到一( yī)种类型片的可能性,也有( yǒu)影像上的冲击力。所以我( wǒ)就想往这个方向试试。

深( shēn)焦:这部电影大家会把它( tā)归为类型片。类型片在中( zhōng)国很受欢迎,但也很难拍( pāi)好,您对类型片有什么自( zì)己的想法吗?
周璟豪: 其实( shí)我在创作最初没有完全( quán)把它当成一个悬疑片或( huò)心理惊悚片来做。它严格( gé)来讲也不是一个传统意( yì)义上的悬疑类型。我的焦( jiāo)点是人物。当然我希望这( zhè)个故事是有类型感的,希( xī)望它是精彩、好看、引人入( rù)胜的。在这个前提下,把人( rén)物做得有层次,人物关系( xì)做到极致。包括视听呈现( xiàn)上,惊悚感和氛围有一定( dìng)的设计,但更多还是聚焦( jiāo)在人物和人物关系之后( hòu)自然带出来的效果。
深焦( jiāo):电影开头就是一个很有( yǒu)类型感的血腥场面,这段( duàn)在结构上是怎么考虑的( de)?
周璟豪: 我在剧本阶段就( jiù)有想要开头有一个杀人( rén)的场面。剪辑时尝试了很( hěn)多种可能性,纠结要给多( duō)少信息,比如要不要展示( shì)谁被杀,要不要展示杀的( de)过程。最后的呈现是凭直( zhí)觉的,因为给的信息不同( tóng),带来的悬念也不一样。我( wǒ)选了现在这种方式,是因( yīn)为它有一点宿命感。观众( zhòng)走到故事的三分之二的( de)位置,看到一个人一步步( bù)滑落到那样的结局,可能( néng)会有种宿命感。

深焦:这次( cì)的摄影指导是余静萍,业( yè)内很知名的摄影师。和她( tā)的合作方式是怎样的?
周( zhōu)璟豪: 我们挺有默契的。开( kāi)始前我会做一个视听阐( chǎn)述,说明我想让这个电影( yǐng)长成什么样子,怎么用影( yǐng)像服务故事。小余姐也会( huì)做类似的准备,我们会一( yī)起碰,发现想法很一致。拍( pāi)摄时我是个计划型的人( rén),会提前想清楚怎么拍哪( nǎ)些镜头重要,而小余姐在( zài)现场的感受力非常强,能( néng)抓到很多瞬时的东西。我( wǒ)们也会一起尝试不同的( de)拍摄方案,当然一定是在( zài)一个统一的视听框架之( zhī)内,比如有些母女关系比( bǐ)较窒息的戏,会用更古典( diǎn)的分镜和调度;拍角色进( jìn)入某种状态时就会手持( chí)更机动,让演员不被打断( duàn)地去表演,我们去抓现场( chǎng)的状态。这些尝试都比较( jiào)有效。
深焦:您在拍运动镜( jìng)头时是如何考虑呈现花( huā)样滑冰这项运动的?
周璟( jǐng)豪: 我希望离角色很近,很( hěn)多冰上戏就必须在冰上( shàng)拍,不能用长焦调。问题是( shì)滑冰动作不像武打戏,它( tā)没有那么准确。即使是专( zhuān)业运动员,每次跳跃的落( luò)冰位置和方向都会有很( hěn)大的变化,这对机器预设( shè)带来挑战,你很难在某个( gè)位置准确地抓到动作。我( wǒ)们断断续续做了很多器( qì)材实验,基础的像地形车( chē)、如影都有用,也有会滑冰( bīng)的人拿着机器拍。在东北( běi)拍时我们幸运遇到一个( gè)有一些拍摄经验的运动( dòng)员,也请她加入。也有一些( xiē)镜头是我和小余姐决定( dìng)直接上去手持抓拍。总之( zhī)是摸着石头过河,一边拍( pāi)一边实验总结。

深( shēn)焦:这部电影的监制是陈( chén)正道老师,也是您短片《洛( luò)桑》的监制,感觉你们关系( xì)很紧密。最早是怎么认识( shí)的?合作是怎样的?
周璟豪( háo): 最早是在北京电影节的( de)训练营认识的,当时他是( shì)监制,我们第一次合作很( hěn)愉快。后来我创作了这个( gè)剧本,就继续合作了。他给( gěi)我很多帮助,他在作者电( diàn)影和类型片方面都很有( yǒu)经验,而且他非常热爱电( diàn)影,阅片量非常大。他在创( chuàng)作的很多维度,比如怎么( me)样更商业类型,怎么样更( gèng)好地和观众建立连接,都( dōu)给了建议。同时在项目推( tuī)进上他也帮了很多。我们( men)的主创团队每个人都比( bǐ)我有经验,氛围也很纯粹( cuì),大家每天都在讨论怎么( me)把戏拍好。我很感恩也很( hěn)幸运能在这样的创作环( huán)境里完成这个片子。
深焦( jiāo):陈正道导演和张子枫之( zhī)前合作过很多次,这次在( zài)选角或与张子枫合作的( de)过程中,他有没有提供一( yī)些特别的建议?
周璟豪: 他( tā)会提醒我去寻找演员和( hé)角色之间的连接,其实不( bù)仅限于江宁这个角色,王( wáng)霜和钟灵这两个角色也( yě)是一样,角色在被演员塑( sù)造出来之前只是导演的( de)想象,所以创作过程中和( hé)演员们保持持续的沟通( tōng),一起去完成对角色的塑( sù)造很重要。

深焦:张子枫为( wèi)了这个角色准备了很多( duō),比如拍到她腹肌那一幕( mù)可以感受到她应该训练( liàn)了很久。她在拍摄前做了( le)哪些准备?
周璟豪: 她做了( le)滑冰训练,还上了芭蕾和( hé)现代舞课,主要是为了提( tí)升艺术表现力。因为花样( yàng)滑冰需要技术和表现力( lì)兼具。其实挺难的,她是从( cóng)零开始练,有时候也会有( yǒu)受伤的情况,但她一直坚( jiān)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能( néng)练到一个很好的基础我( wǒ)觉得很了不起。
深焦:那在( zài)情感的表演上,因为镜头( tóu)离人物非常近,对演员要( yào)求也很高。这方面有什么( me)特别的沟通方法吗?
周璟( jǐng)豪: 我们一个重要的课题( tí)是:怎样表现一个执念很( hěn)深、渴望赢的角色,也许不( bù)是通过一直把那种状态( tài)写在脸上,而是通过“藏”,或( huò)是反着来。就像比如现实( shí)里真正悲伤的人,有时看( kàn)起来不一定是悲伤的状( zhuàng)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 zài)有些地方会看到江宁的( de)轻描淡写、笑、不屑一顾又( yòu)或是平静或麻木,但那个( gè)表面背后似乎又藏着更( gèng)多的情绪,我们尝试用这( zhè)样的方式让表演更真实( shí)和有层次。

深焦:另一个演( yǎn)员是丁湘源,之前似乎没( méi)太在其他地方看到过她( tā)的身影,但在这部电影里( lǐ)的表演挺让人印象深刻( kè)的,花滑技术也非常棒,是( shì)怎么找到她的?
周璟豪: 我( wǒ)一开始就想找一个会滑( huá)冰的运动员,因为角色设( shè)定本身就是突然出现、带( dài)有天然自信的高手。丁湘( xiāng)源就是专业运动员,滑冰( bīng)给她带来自信和松弛,这( zhè)跟角色非常贴合。不过因( yīn)为她没有太多表演经验( yàn),我们也探索了不同的合( hé)作方式,包括让她尝试用( yòng)模仿的方式进入角色。她( tā)的学习能力很强,第二、第( dì)三条常常比第一条还好( hǎo),看得出她能把结果内化( huà)成自己的表达方式,最终( zhōng)找到自己和角色的连接( jiē)。

深焦:马伊琍老师这次是( shì)演员又是联合监制,她在( zài)角色呈现上有哪些不一( yī)样的思考?
周璟豪: 这个角( jiǎo)色一开始设定得比现在( zài)更狠一点,马老师给这个( gè)角色带来了更柔软的母( mǔ)亲视角,也是对我的创作( zuò)的一种补充。特别是结尾( wěi)的那段闪回,原本我有犹( yóu)豫是否要有那段,因为对( duì)我来说在那之前电影悬( xuán)疑的部分其实已经基本( běn)讲清楚了,但马老师的表( biǎo)演提供了一个更能被共( gòng)情的母亲视角,王霜的选( xuǎn)择也许不是可以简单道( dào)德判断的事,她在面对孩( hái)子时的复杂心境有打动( dòng)到我。
深焦:对于中国观众( zhòng)来说,会对这种极端的压( yā)迫式母女关系产生强烈( liè)共鸣。您是怎么考虑这段( duàn)关系的?
周璟豪: 我其实没( méi)有从一开始就想着要折( zhé)射某种普遍的家庭焦虑( lǜ),而是更多聚焦在我想写( xiě)的这组关系里。这个关系( xì)特别之处是,她们一开始( shǐ)像是相互纠缠、付出、亏欠( qiàn)的母女关系,但在最后,她( tā)们一定程度地跳脱了母( mǔ)女身份,各自诚实面对着( zhe)自己的困境,在某一个瞬( shùn)间,她们作为两个个体坦( tǎn)诚相见了,倒不是谁原谅( liàng)谁的问题。我觉得那种瞬( shùn)间是珍贵的。

深焦:这次去( qù)戛纳,您有什么特别的感( gǎn)受?
周璟豪: 最大的感受是( shì),大家都在聊电影。排队时( shí)、观影后,前后左右的人真( zhēn)的都在交流电影想法。戛( jiá)纳当然也有荣耀的一面( miàn),但它本质上还是关于电( diàn)影本身。我第一次深度参( cān)与这种氛围,很受感染,平( píng)时在家创作不太有机会( huì)参与这样的交流,挺难得( dé)的经历。
深焦:最后一个问( wèn)题,接下来有什么新项目( mù)计划吗?还会继续拍电影( yǐng)吗?
周璟豪: 会继续拍,不过( guò)暂时还没有成型的新项( xiàng)目计划。
-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