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影汇特稿 2024年第96届奥斯( sī)卡最终提名名单 ,昨晚(1月( yuè)23日)正式公布。
《奥本海默》13项( xiàng)提名领跑,成最大热门。《可( kě)怜的东西》11项提名紧随其( qí)后,《花月杀手》拿到10项提名( míng),“小李”没拿到最佳男主角( jiǎo)提名;《芭比》拿到8项提名,但( dàn)未提名最佳导演和最佳( jiā)女主角,宫崎骏的《苍鹭与( yǔ)少年》提名最佳动画长片( piàn)。
最佳国际影片提名共5部( bù)。
包括《我是船长》(意大利)、《完( wán)美的日子》(日本)、《教师休息( xī)室》(德国)、《利益区域》(英国),以( yǐ)及时光君今天要聊的西( xī)班牙灾难大片——

这部 根据真实空难改编( biān)的电影 ,上线网飞后, 成为( wèi)网飞史上最热门非英语( yǔ)电影之一 。
同时,影片收获( huò)IMDb7.9分、烂番茄新鲜度90%、MTC专家评( píng)分72的不错口碑。
《纽约客》杂( zá)志认为 影片超越了创伤( shāng)与血腥,拥有哲学性的剧( jù)本和不可动摇的表演 ;
The Playlist网( wǎng)盛赞 影片具有强烈的规( guī)模感和敬畏感,惊奇、恐怖( bù)、激动人心 。


超越人体极限( xiàn)
《绝境盟约》由西班牙名导( dǎo) J·A·巴亚纳 操刀。
今年48岁的巴( bā)亚纳执导过《当怪物来敲( qiāo)门》《孤堡惊情》《侏罗纪世界( jiè)2》等类型各异之作,多次拿( ná)下西班牙戈雅奖最佳导( dǎo)演奖。
他对灾难和人性博( bó)弈的题材情有独钟,曾与( yǔ)娜奥米·沃茨、伊万·麦克格( gé)雷格合作根据04年印度洋( yáng)海啸改编的《海啸奇迹》(2012)。

《绝( jué)境盟约》根据作家 帕布罗( luó)· 维尔西 所著小说改编,小( xiǎo)说素材取自真实发生过( guò)的安第斯山脉坠机事件( jiàn)。
1972年10月,乌拉圭橄榄球队“老( lǎo)基督徒队”租用乌拉圭空( kōng)军571号机,前往智利首都圣( shèng)地亚哥参加比赛。
13日,飞机( jī)因偏离航线在安第斯山( shān)脉坠毁。

当时,机上共有40名( míng)乘客(多为年轻球员)及5名( míng)机组成员,45人中,坠机当天( tiān)幸存24人(这一数据尚存在( zài)争议)。
时隔71天后的12月22日,最( zuì)终共16人获救。
这一事件自( zì)然引起了全球影视界注( zhù)意。
1976和1993年,墨西哥及美国就( jiù)推出过《残酷的生存》《天劫( jié)余生》(伊桑·霍克主演)这两( liǎng)部同题材电影。

《天劫余生( shēng)》
早在《海啸奇迹》制作期间( jiān),巴亚纳就因帕布罗的小( xiǎo)说萌生拍摄《绝境盟约》的( de)念头。
这种题材加全西班( bān)牙阵容的创作,使他很难( nán)获得投资。
等待近10年后,他( tā)终于得到网飞支持,以6000万( wàn)欧元(约4.7亿人民币)成本完( wán)成了本片。
从真实事件到( dào)小说再到电影,按照惯常( cháng)思路,两道“转手”会让影片( piàn)剧作朝奇情、强冲突的方( fāng)向发展。
但巴亚纳 按住了( le)利于观众发挥想象的戏( xì)剧性可能,非常平实地呈( chéng)现了整个事件的过程。

幸( xìng)存者的自救过程中,有两( liǎng)件事具有传奇性。
一是生( shēng)者以食用死者尸体的方( fāng)式来补充蛋白质、维持体( tǐ)能,二是官方搜救暂停后( hòu),其中三名幸存者(后变成( chéng)两名)徒步雪山,“远征”智利( lì)求救。
无论哪件,都超越了( le)人体极限。
巴亚纳没有渲( xuàn)染这种极限的奇观性,而( ér)是将之限定在人的清醒( xǐng)范围内,保住了人性底线( xiàn)。
观众可能会问:
这是可能( néng)的吗?
幸存者没有因为争( zhēng)夺生存资源而互相残杀( shā)?


构建雪中社会
影片原名( míng)直译是 《雪中社会》 ,现在的( de)中译名《绝境盟约》或有误( wù)导之嫌。
若不知故事背景( jǐng),乍看译名,很容易将之理( lǐ)解为与战争、立场、族群等( děng)有关的合约故事。
但细想( xiǎng),这一译名又很恰切,它的( de)含义,可以结合导演在拍( pāi)摄上的表达来看。

影片在( zài)第36届欧洲电影奖中拿下( xià) 最佳视觉效果奖 ,正是因( yīn)为片中每个画面在动、静( jìng),或动与静的结合中,输出( chū)了相当明确的表达意图( tú)。
比如影片几乎特写了每( měi)一位幸存者的脸,而且会( huì)在不同情境下特写同一( yī)个人的脸。
这样,观众就能( néng)清晰看见 每个人在不断( duàn)绵延的灾难时间中的细( xì)微变化。
这种变化,既反映( yìng)他们身体及精神的逐渐( jiàn)虚弱,也反映残酷自然对( duì)人类的无意识摧毁。


同一( yī)个人不同时期的面部状( zhuàng)况
为呈现大自然的凛冽( liè)森然、无知无觉,影片又利( lì)用了不少全景画面。
巴亚( yà)纳舒缓地拍摄雪山的脊( jí)线、坡度、组合等,没有任何( hé)陡峭角度,反而 令人震颤( chàn)于山脉之美在空难当下( xià)对幸存者的讽刺。

这两种( zhǒng)镜头之外,影片还屡次将( jiāng)人类如蚂蚁一般置于苍( cāng)茫的雪景中。
雪景静谧,人( rén)类在某个角落黑点般移( yí)动,将“绝境”覆盖的压迫感( gǎn)呈现得美丽而残忍。
有了( le)大与小、静与动的强烈对( duì)比,再看那些将雪山、灾难( nán)、危机都推到后面的面部( bù)特写,才明白人类求生意( yì)志的顽强。
也就是说, 在残( cán)酷的自然中,“人”从未消失( shī)。
但人作为一种生命有机( jī)体,必须进行能量补充。在( zài)吃过鞋带、香烟等物,尿液( yè)都因长期挨饿变为黑色( sè)后,应该怎么办?
影片的切( qiè)入十分细节——
其中一名幸( xìng)存者将亲朋伤口的结痂( jiā)物吃掉后,大家发现,遇难( nán)者尸体或许是一种必要( yào)的食物。
影片淡化了切肉( ròu)、食肉的重口味场面,而是( shì)在幸存者濒临兽性的边( biān)缘,提出了三个人性、甚至( zhì)是社会性问题:
如何处理( lǐ)“人吃人”的 心理问题 ?
如何( hé)面对“口中之肉来自亲朋( péng)好友”的 伦理问题 ?
如何规( guī)避“食人肉是否违法”的 社( shè)会问题 ?

没有经历过极端( duān)环境又常被影视作品中( zhōng)的极端人性冲击的观众( zhòng),可能很难想象,一群即将( jiāng)饿死的人,竟还有余力考( kǎo)虑这三个问题。
或许,这就( jiù)是原名“雪中社会”的含义( yì)。
身体机能再怎么陷入绝( jué)望,精神始终还渴望回到( dào)社会秩序之中。


达成绝境( jìng)盟约
搭乘这架飞机的40名( míng)乘客都是天主教徒,这也( yě)是球队被命名为“老基督( dū)徒”的原因(天主教是基督( dū)教分支之一)。
虔诚的宗教( jiào)信仰,成为幸存者们人性( xìng)和兽性之间的一道屏障( zhàng)。
最终,他们之间达成了一( yī)种隐形盟约: 如果我死了( le),你们可以食用我的尸体( tǐ)。
甚至有人在离开空难地( dì)点外寻出路时,“授权”给自( zì)己的朋友:你可以处理我( wǒ)母亲和妹妹的尸体。

最初( chū),大家选择专门的人来处( chù)理尸体,为的是匿去尸体( tǐ)身份,以免在食肉时脑中( zhōng)浮现出死者的脸。
这份隐( yǐn)形盟约,其实也被盖了一( yī)个“章”,即一个名为路玛的( de)幸存者死亡后留给大家( jiā)的纸条。
上书: 人为朋友舍( shě)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 gè)更大的。
这句话是《圣经》语( yǔ)录,见于《约翰福音》。路玛将( jiāng)其留给朋友们,就是想消( xiāo)除他们内心的罪恶感。

影( yǐng)片对路玛这个人物的处( chù)理也颇有意味。
全片采用( yòng) 旁白+对白 的台词模式,其( qí)中,旁白部分均出自路玛( mǎ),即便路玛身故,他的声音( yīn)也没有停止,依旧以一种( zhǒng)先知般的亡灵姿态讲完( wán)了这个故事。
这使《绝境盟( méng)约》带有一丝超自然的神( shén)性,这丝神性,恰好契合了( le)弥漫整个故事的精神信( xìn)仰力量。

这不禁令时光君( jūn)想起另一个灾难故事—— 泰( tài)国洞穴救援 。
2018年6月,12名足球( qiú)少年、1名助理教练进入泰( tài)国清莱府的“睡美人洞”,之( zhī)后洪水倒灌入洞,19天后,这( zhè)13人才被救出,无一身亡。
这( zhè)个故事也被拍成了多个( gè)版本的影剧。
导演不乏奥( ào)斯卡最佳导演朗·霍华德( dé)(《十三条命》)、最佳纪录片导( dǎo)演金国威及伊丽莎白·柴( chái)夫妇(《泰国洞穴救援》)等。

《泰( tài)国洞穴救援》(2021)
这个故事最( zuì)动人之处,除了各国救援( yuán)者各施绝技、通力合作,还( hái)有13名被困者面对困境的( de)态度。
少年们没有用慌乱( luàn)、紧张、恐惧的情绪来消耗( hào)生命能量,而是将自己安( ān)然置于洞穴的黑暗中,通( tōng)过打坐来减少消耗、获得( dé)宁静。
这自然与泰国的佛( fú)教及冥想文化有关,但同( tóng)时也证明 生命在绝境中( zhōng),往往能在相信他人的同( tóng)时,找到自己的出路。

《十三( sān)条命》(2022)
《绝境盟约》中,幸存者( zhě)们获救后,吸引了大批群( qún)众“围观”。
有人盛赞这是奇( qí)迹,有人让幸存者触摸婴( yīng)儿额头,沾一沾生命的好( hǎo)运。

电影外的现实中,幸存( cún)者们食用尸体的行为一( yī)度遭到媒体质疑,媒体及( jí)部分民众认为这太残忍( rěn)、缺乏人性。
然而, 无论赞叹( tàn)还是批评,议论者都不过( guò)是在事件外围打转罢了( le),所有言语也都显得空洞( dòng)、浮泛。
因为,唯有亲历,方知( zhī)“人”味。

作者:县豪